石雕焦裕禄雕塑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 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区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7岁上学,学习刻苦认真,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
1932年,家乡遭遇灾荒,家境十分贫困,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他除了在家种地外,农闲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主要是卖菜卖油,在古山桥卖锅饼,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运煤卖煤,还到煤窑做工。
1941年,家乡遭受旱灾。焦裕禄的父亲因官府催捐,被逼得悬梁自尽。
1942年,焦裕禄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特殊劳工。
1943年,焦裕禄设法逃离矿区,返回家乡。这一年,博山又遭旱灾,焦裕禄带着妻子外出逃荒,流落至江苏宿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焦裕禄回到博山老家。1946年1月,焦裕禄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焦裕禄被调到渤海地区集训,后随军南下。 1949年春,焦裕禄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 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3年,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同年。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任厂筹建处资料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负责搜集洛阳的水文、地质、气象等历史资料,为选择厂址提供科学依据。1954年8月起,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59年,焦裕禄与一金工车间的部分工友合影留念1956年底,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调度科长等职。在此期间,焦裕禄患上了肝病。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