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灯日式庭院雕塑

日本石雕灯笼是由中国唐代经朝鲜半岛传入。随着佛教的传入日本,奈良时代寺院兴建石雕灯笼开始大量出现,石雕灯笼一般都是僧侣们使用。到了平安时代,神社也有了同类的石雕灯笼。现在日本神社、寺院和旧街道依然有为数众多的固定式石雕灯笼。

近代以前在港口地区还发展出了类似灯塔的常夜灯石雕灯笼。现今石雕灯笼是日本庭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为花岗岩石雕灯笼,常见的为:芝麻白石雕笼,青石石雕灯笼、芝麻灰石雕灯笼等。京都高濑川二条苑的吾妻屋风灯笼是日本国内现存最大的石雕灯笼,高13米。而石雕灯笼被用于日本园林、庭院的装饰始于十六世纪晚期的安土桃山时代。当时由于茶道的大发展,石雕灯笼常被作为茶室的一种露天装饰物而广泛进入庭院装饰。

随着石雕灯笼用途的改变,石雕灯笼的样式也就更加多样化了,例如出现了三脚或四脚的雪见石雕灯笼,同时对竿和笠的部分也给予新的设计石雕灯笼的式样由模仿进入创新。日本的石雕灯笼除了少量用于寺院神社以外,大多数的石雕灯笼是用于庭院、园林装饰使用。

石灯最早雏形是中国供佛时点的灯,也就是供灯的形式。这种形式经朝鲜传入日本。随着佛教在钦明天皇十三年(552年)传入日本以后,石灯的技术也传入日本。

石灯在日本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佛前献灯火是佛教的重要礼仪之一,自奈良时代 (公元 710~ 794年 )起日本在修建寺院时就开始在寺院的正面建造石灯以保护向寺院所献的灯火。日本现存的最古老的石灯是奈良时代的当麻寺石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到了江户时代 (公元 1603~ 1867年 )石灯在日本已广为流传,一些寺院里造型精美的石灯被作为样本模仿雕刻以至形成了石灯的各种形式。

日式庭院中的石灯不仅仅是照明的作用,石灯在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每当人们在保留火种时就愈感到火具有的神奇魅力。人们不愿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笼去罩住它。它预示着光明和希望,会给人带来好运。

日式石灯的基本构造:基础、灯柱、中坐、火袋、灯顶、宝珠,一般在灯柱的两端和宝珠的下部雕刻有莲花的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