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抽象大提琴雕塑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

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最早出现于约1660年。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在1845年左右,由阿德里安·塞尔韦为大提琴添加了可调整的尾柱,使大提琴在演奏中更加稳定。在这之前,大提琴是没有尾柱的,是由演奏者夹在两腿之间来演奏。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博凯里尼协奏曲、六首奏鸣曲。

美丽的城市是幸福的开始,艺术为城市形象增色的典型就是雕塑,尤其是各大广场上,必有一款你值得合影的不锈钢雕塑。雕塑可以说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在雕塑设计的材质不仅仅是过去的石材了,不锈钢就是雕塑设计近年来运用比较多和广泛的一种材料。不锈耐酸钢简称不锈钢,不锈钢雕塑本身简洁大方,形体感明显,且光影效果强烈,颜色的选择性最大。不锈钢表层效果有油漆涂料饰面,有彩钢不锈钢,有拉丝效果不锈钢,高光不锈钢效果等。不锈钢雕塑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起到点缀环境,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