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凤凰校园动物铜雕

神兽凤凰校园动物铜雕

《汉书》载,汉宣帝时“凤皇神爵数集” ,鸟身“高五、六尺”。《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载:“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颖川之陕县” 。注引《东观汉记》曰:“凤高八尺”。而据《京房易传》:“凤皇高丈二。”汉代人所描绘的凤凰形体特征,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凤凰体型的奇大——由身高五、六尺直到一丈以上。

汉代对于“四灵”,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麟、凤、龟、龙;另一个为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拾遗记》记述:“尧在位七十年……有祗支之国,献重明之鸟,……状如鸡,鸣似凤,能抟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害……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据此,考古学家认为,汉画像石墓中,墓门铺首之上所刻对称鸟兽,其鸟具冠展翼,若凤凰者,即取意于重明鸟也,认为她能驱退鬼蜮魑魅,故用以装饰拱卫墓门和龙纹一样。

汉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凤文化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在汉代各种工艺品和建筑装饰上,自然界的鸟,几乎都用作图案题材。如雁、燕、鹰、凫、鹤、鹦鹉、孔雀、锦鸡、喜鹊、乌鸦、麻雀、鹭、鹳、鸳鸯、鸱枭等等。但是,最鲜明而富有时代特征的是凤凰一类神化的瑞鸟纹样。这些能给人们带来祥瑞和兆庆的神鸟,在装饰物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凤鸟形体大方,挺胸展翅,高视阔步,气宇轩昂。汉代的凤鸟图案,充分流露出形象的动态与气势,处处表现出整体的容量感、线形的速度,以及变化的力量。

铜雕艺术是我国最古老的雕刻艺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我国的铜雕刻艺术史上划过浓重的一笔,是夏商周时期权利的象征,是权贵的象征,青铜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铜雕艺术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并且为我国现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更多亮点。铜雕因其具有花钱少、效果好等优点,在当今社会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的装饰中,是不可或缺的雕刻装饰,其作品具有古雅与现代融会统一的特点,即展现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尽情的展现现代社会的风采,为城市美化增添了铜雕独特的亮点。伴随着铜雕的发展,城市不锈钢铜雕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一起为城市的美化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