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铜孔子校园雕塑

孔子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人之一,是著名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后世历代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雕塑是铸铜古代人物雕塑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雕塑。以校园人物雕塑较为常见。那么校园内放置铸铜孔子雕塑的有什么意义呢?

一,校园内放置铸铜孔子雕塑象征中华优秀灿烂文化代代相传,弘杨中华文化,倡导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体师生爱国精神学校安放铸铜孔子雕塑代表中华优秀灿烂的文化代代传承,宏扬中国文化,提倡传统美德,提高广大师生爱国热情。

二,校园内放置铸铜孔子雕塑不光要了解孔子对教育的精神和追求知识的姿态,更在纪念先人中反省自身,洗涤心灵,提高全体师生伦理道德,思想境界。

三,校园内放置铸铜孔子雕塑以怀念孔子先师。与此同时装饰学校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氛围.

因此,学校里的铸铜孔子雕塑做为一种精神载体,不仅仅只是具备文化属性,同样表现“文以载道”的精神。铸铜孔子雕塑雕塑就是孔子的思想和道德表现,可以对师生员工形成很大影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并沿用至现代。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 祭孔大典 ”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 德道 ”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