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书本雕塑

石雕书,是采用天然石材雕刻而成的书本造型,在广场、公园、校园等地,都可以见到石雕书本雕塑,尤其是在校园里,石雕书本更是多见,书本承载了很多文化内涵,也是校园文化精华部分。
石雕书本,是校园中常见的一种雕塑,因为校园是与书息息相关的地方,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自然对雕塑的要求也很高。一般校园里的雕塑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比如雕像、励志主题雕塑等。石雕书本是一种励志雕塑,告诉学生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
石雕书,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景观雕塑摆件。在广场、公园、景区、校园等地方,都可以看到各种形状的石刻书籍,比如翻开的书、几本书摞在一起、卷轴等等。但要根据具体的环境,书中展示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中文名 石头书 存在时期中国古代 起 源 东汉 产 生 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它起源于东汉,而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的春秋时期10个石鼓上的刻文。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学内,供学员们抄录、诵读。当时共刻了114块石板,计650252个字,笔画工整,至今字迹还清晰完好。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竣工,所以被称为《开成石经》。清朝康熙年间,有人用九块石板补刻了《孟子》一书,同开成石经放在一起,所以又称十三经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