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铜麋鹿雕塑

麋鹿((学名:EFlaphurus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体长170-217厘米,尾长50-75厘米。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权。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在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铸铜鹿雕塑是铸铜动物雕塑中的一种,有着美好的寓意,是园林小品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元素。铜雕动物就有这不同的雕刻意义。比如说铜雕狮子,象征着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全力于尊严;母子象雕塑寓意着母亲母爱的伟大,同时也体现了儿女孝敬父母的决心等,铜雕动物主要源于工艺美术,因此大部分的动物雕刻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注重动物的形态刻画,要求塑像加彩,相互补充,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欣赏价值。
针对铸铜鹿雕塑所处的环境。保养铸铜鹿雕塑首要关卡就是其所处的环境,需将其放置于相对稳定和适宜的环境中,这样就可以预防一些人为或机械性的损坏。
鹿在古代被称为神兽,人们通常认为鹿能给人带来吉祥和长寿,一些长寿神骑的就是梅花鹿。鹿的身上承载了很多文化象征 在有善相神的风景画中常常画有鹿。此时,它们代表自然的和谐和神之净土的无畏,鹿象征着断灭,因为它从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连续过夜。鹿象征着长寿,是能够确定灵芝位置的动物,因此备受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