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铜少数民族跳舞雕塑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 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 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保留节目有"筷子舞 "、"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 祝福 ""鼓舞"等。
蒙古族舞蹈产生于 民间 ,然后搬上舞台。以久负盛名的"筷子舞"为例,它原先是鄂尔多斯的民间舞蹈 ,已有150多年的 发源于科尔沁草原的安代舞是群众性的 民间舞蹈 。它 动作 简捷明快, 歌声 流畅自然,由众人边唱边舞,气氛和谐而热烈。安代舞最初是由萨满教巫者 领唱,众人齐唱齐舞,用以医治病人,所以早期安代舞的歌词有宗教色彩。解放后,安代舞越来越生活化,成为 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也常常搬上 舞台 。由于简单易学,参加者很快融为一体,深受 旅游者的喜爱历史 。筷子舞自娱性很强,由坐式表演,逐步发展为边蹲、边站、边走、边巧妙自如地打击自己身体,变化不同画面的舞蹈形式 ,从而真切地抒发了牧民热爱生活,乐观欢快的性格和感情。舞蹈是一种身体的艺术,优舞姿可以愉悦人们的身心,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有太多优秀的舞蹈令世人印象深刻,比如芭蕾舞,再比如中国的千手观音舞蹈等等。可以说舞蹈是身体的语言,也是一种表达某种思想的形式。
铸铜舞蹈人物雕塑就是将舞者瞬间定格成的记忆,让他长久的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有人说芭蕾舞是脚尖上弹奏的华美乐章,有人说芭蕾舞是用肢体书写的动人诗篇,爱“她”的人,着迷于她的迷人高雅,用尽华丽辞藻也无法尽述喜爱之情。
芭蕾早起源于意大利而兴盛于法国,是古老的欧洲古典舞蹈,它是在欧洲民间舞蹈基础上过几百年的丰富、发展而成,具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也是欧洲传统舞蹈艺术。因为表演时以脚尖点地,这是它重要的特征,所以又称为脚尖舞,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传布极广,20世纪以后,结合现代舞蹈技术,可以表现一些故事内容和情节,称为现代芭蕾,芭蕾舞以它独特的魅力,已成为世界性的—种艺术形式。把芭蕾舞和雕塑结合起来,便出现了跳芭蕾舞的女孩雕塑,优造型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