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仿真龙浮雕壁画雕塑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为图像造型浮突于石料表面(与沉雕正好相反),是半立体型雕刻品。根据图像造型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高浮雕则是多层次造像,内容较为繁复。浮雕的雕刻技艺和表现体裁与圆雕基本相同。

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

石雕龙堵浮雕,是寺院中很常见的一种石材浮雕,当我们要进去礼佛时通常都要登上一段台阶,而这一段的台阶面积通常会比较大,且以浮雕的形式来雕刻龙的图案,常见龙堵浮雕有九龙浮雕、五龙浮雕、双龙浮雕等等。寺庙石雕龙堵浮雕,高大宏伟,气势磅礴,并且具有观赏性。石雕龙堵浮雕,一般是以其中的一条龙为中心,明显的从其他龙中脱颖而出,其他龙围绕这条龙来进行创作。石雕龙堵浮雕一般是采用花岗岩和青石石材来进行雕刻加工,由多块石板拼装而成的石雕龙浮雕。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各民族的图案中,都含有吉祥和驱邪的寓意。中国古老的神话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洪水成灾,天帝派鲧治水不成,处以死罪,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天帝闻之十分惊奇,派一天将持刀剖鲧。不料剖开鲧腹时,从鲧腹内飞出一条黄龙,腾空而去,降而成“禹”。禹后来治水成功,成为夏民族的首领,龙也因此成为夏民族的图腾。

传说很久以前,商民族始祖帝喾之妻简狄因吞食玄鸟蛋,而怀孕生“契”,契后来成为商民族的首领,曾助禹治水,成为中国远古时期与禹并存的治水英雄。因为契的出生与其母吞食玄鸟蛋有关,玄鸟就成为商民族的图腾。玄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凤,又称朱雀。中国的汉民族是以远古时代夏族和商族人为祖先的,这样龙凤的图腾崇拜,便从古老的汉民族传播到其他兄弟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了。龙凤图案在数千年的演化中,被中华各民族喜爱,成为富有中国色彩的吉祥图案。

龙与凤被中国封建统治者所专用,是汉代以后的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出生之前,其母刘媪曾梦与神游,是时雷电大作。刘媪的丈夫在闪电光中见一蛟龙伏于妻身上,后刘媪有孕生刘邦。刘邦当皇帝后,国号称“汉”,说自己是龙的儿子。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就来源于此说。现在介绍的“龙凤呈祥”图案,在民间广泛地流行于民众之间,反映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之中。其寓意多是阴阳和谐,婚姻美满,求吉祈福,是祥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