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铸铜音符雕塑

我们各自都长得不一样, 音符们也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即“符头”、 “符干”、 “符尾”。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长度。音符有以下几种: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我们常说,音乐是跳动的音符,那么,音符雕塑就是静态的音乐,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享受,而五线谱将听觉转换为视觉符号,点点音符构成乐曲篇章,带来一种视觉的艺术审美。音符在五线谱点线面之中构成一种别致的蕴含某种规律的审美意象,黑白之间仿佛如注入了生命一般,瞬间变得灵动起来。
不锈钢音符雕塑以音符作为基本素材进行制作,千百年来,雕塑和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两个重要门类而同时存在、共同发展。雕塑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是空间艺术;而音乐则具有时间艺术的特点。不锈钢音符雕塑就是将音乐和雕塑结合起来的产物,也是最简单明了的音乐主题雕塑。
雕塑中也存在着旋律和节奏,那些或优美或健硕的外形和起伏有序的轮廓本身就包含着韵律和节奏,一处优秀的雕塑,我们能从它的建筑轮廓中欣赏到它的线条美、韵律美,而且这些好的雕塑往往都能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达到完美的和谐,雕塑的“旋律”就存在于起伏、变化、交错之中,如同音乐上的旋律线条一样。欣赏一座优秀的建筑如同欣赏一首精的乐曲一样,会使人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使人心潮起伏。
雕塑是高度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篇。雕塑和音乐作为艺术的两个载体,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形式,有各自的特点,但对情感的抒发仍具有相通之处。雕塑和音乐所要表达的主题,如将自然和人文协调统一,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那必定是佳作佳品。由此可见,雕塑和音乐美的外在形式虽然可以有很多种,但深藏其中的审美规律和美学意蕴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铸铜雕塑在我国的发展可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候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塑。铜雕在陶雕之后产生,具体为商周时代。铸铜雕塑它是以铜为主要原料,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与处理后得到有预定的形状、尺寸雕塑品。
铸铜雕塑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工艺要比锻铜的复杂,艺术创作的复原性好,适合成为精细作品的材料,其中以人物雕塑为常见,如佛像。说到铸铜就不得不提及下商代的司母戊鼎,还有现代国内的铜雕王朱炳仁。朱炳仁是国内铜雕技艺百年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目前国内铜雕界唯一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泰斗。
铜雕文化是一门学问,它具有特有的历史创造积累和精神记忆。铸铜雕塑能够给我们更多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洗涤。铸铜雕塑在艺术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壮大。在铸铜雕塑的生命力艺术中,如何创造更多的文化元素出来,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是当代雕塑艺术家们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