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拖金兽雕塑

石兽在古代建筑艺术中也同样起着装饰衬景的作用,特别是一些皇宫建筑、王府大院、官宦人家的府第庄园、官府大门、皇家陵墓以及民间大户人家宅第之中(有身份的官员、大臣、名门望族)均能见到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石兽雕像,作为镇宅和显示主人地位和官衔威望的作用。一般以狮子、麒麟、宝象、石马居多,特别是石狮的使用更加广为广泛。分为皇家石狮、镇宅石狮、门墩石狮栏柱石狮等类型,造型各异趋向写实,威武雄壮;有的畏惧可怕;有的顽皮可爱。总之,石狮是中国民间上至皇家、下至百姓比较信奉的镇宅驱邪之兽。

西汉石兽雕刻艺术的造型风格,是吸取了春秋、战国传统的艺术营养,继承了秦代以后的写实,博大、神幻、跃劲的传统民族风格,更注重主题的表达,并从写实出发,着重于精神动态,典型形象和性格的表现。

貔貅是中国古代五大瑞兽之一生下来吞金吃银而不泻,爱吞邪灵.所以也有人把它叫辟邪,是镇宅的极佳物品.在炎皇帝和蚩尤打仗的时候貔貅立有战功被封为天禄神.即送福送禄之意.历史上只有皇家可以独自拥有,所以也是皇宝.平常百姓和大臣之家若有此物论律当斩.在清朝只有大贪官和珅胆敢偷偷拥有此物,结果后来富可敌国,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貔貅又名辟邪兽,粤音读作皮休。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都没有分为雌雄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为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致于天禄则较为少人用以称这类瑞兽,还有些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像等。中国传统是有摆放石雕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有镇宅辟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