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狮子拴马柱雕塑

石雕拴马柱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民俗石雕,本来是以往士绅大户人家等宽裕富足世家拴系骡马的手工雕刻好用石条,拴马柱绝大多数高约1-2米,正方形,粗约为15-30公分,厚道非常,常栽立在农家院民居大门口的两边,不但变成住户庭院工程建筑的有机构成,并且和门口的石雕狮子一样,不仅有点缀工程建筑显摆颇具的功效,与此同时还被给予了驱邪镇宅辟邪的实际意义。

石雕拴马桩,是旧时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实用物,也是财富的象征。拴马桩暗示这家主人的地位,主客雍容,骑马往来。那气势,如同豪宅拥有车库一般。石雕拴马桩,一般多竖于大门外两侧,柱身多为四方型和八棱型。拴马桩的样式有很多,但几乎可以归为四类,雕刻四方灵兽寓意四方来福,雕刻狮子寓意事事如意,刻人形寓意高人一等,刻猴子寓意马上封侯,造型生动而又富于智慧。除了这些吉祥的寓意,拴马桩也常被古人用来镇宅辟邪。像狮子造型的就很具有辟邪镇宅的作用,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

拴马柱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雕艺术品,它们原本是过去大户人家拴马的实用条石,一般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刻而成,高度一般都是2-3米左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过去常常栽立于官府或者殷实人家宅门的两侧,后来随着其不断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了宅门建筑的有机构成,更是越来越精致,成为了彰显门第气派的符号。

拴马柱是我国过去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艺术品,大多时候都是竖立于大门外两侧,常与上马石配套使用,而柱身多为四方型或者八棱型,底座是圆形的,与方形的柱身相呼应,又取的是天圆地方之意,它们的结构一般分为:柱首、柱颈、柱体、柱基。

1、柱首:这个部分是石雕拴马柱整体最精彩的部分,主要采用的是圆雕的工艺手法,而造型更是多种多样的,有狮子、人物、猴子、貔貅、麒麟,或者人与狮子、人与其他动物混合等等的造型。

2、柱颈:这个部分也被成为台座,指的是承托柱首的部分,相对长一些,也是石雕拴马柱浮雕和线雕最精华的部分。

3、柱体:这个部分也被成为柱身,是四方长柱体的形状,多为毛坯或者席纹、横纹雕凿、无纹饰等等,大多以文字雕刻为主,常见的文字有“泰山石敢当”等等。

4、柱基:这个部分也被称为柱根,这个部分是被埋入地下的部分,一般都是方形的石桩原坯料,粗于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