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铜林启人物雕塑

林启,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出生于福建侯官,字迪臣,福建侯官人;是清同治甲子(公元1864年)举人,于清光绪丙子二年(公元1876年)中进士,担任过编修,陕西学政,后又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提出过"简文法以核实政、汰冗员以清仕途、崇风尚以挽士风、开利源以培民命"的政治主张。

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慈禧太后却挪用建海军的经费去建造颐和园。光绪十八年(1892年),林启愤而上书:“请罢颐和园之役,以苏民困”,由此得罪了慈禧太后和亲贵大臣,次年被外放到浙江任衢州知府。他在衢州任职虽不到两年,却做了许多好事,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重视生产,发展经济;二是兴办教育。两年后,调任杭州任知府。

在杭州的最大政绩是兴办学校,提倡农桑,并开笃实的士风。他于1897年农历正月创办"求是书院",5月21日正式开学,为浙江大学的前身。同年办蚕学馆,为浙江丝绸工学院(2004年改名为浙江理工大学)前身。1899年办养正书塾,即今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四中学前身。三校为浙江省开创省立大学、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先河。

清末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迪臣。光绪进士。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杭州知府,次年在杭州创办中国第一所蚕丝学校——蚕学馆(今浙江丝绸工学院和绍兴地区农校蚕科前身),任总办,授以栽桑、养蚕、制丝课程,开创中国纺织教育事业。培养的毕业生继而在全国各地兴办起一批蚕丝学校,带动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还创建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养正书塾(今浙江省杭一中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