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物张澜铸铜雕塑

1872年,张澜出生于四川省西充县莲池镇。他的一生,无论是在世态炎凉、浑浊迷茫的晚清时期,还是在百废待兴、政治清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无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担任地方要员,还是在成立后身居高位,张澜都始终崇俭朴以养廉,厚德性以育廉,守法纪以护廉,正家风以促廉,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清廉自守”的思想发展到了极致。
张澜的一生中,既见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入侵、晚清和国民党的腐朽没落,也见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不堪、民不聊生,更见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亲民爱民,因此激发了他为振兴中华、民族解放和独立而奋斗的一腔热忱。他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友好合作共进退,努力为求社会大同、求和平解放奔走。
早在1919年前后,张澜就与毛泽东相知,并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1946年1月,张澜领导的中国民主同盟与中国共产党达成一项谅解,即双方在提出重大政治主张之前,事先彼此商量,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与民盟政治合作的先例。1949年6月,张澜从上海到北平,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他讲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的结果”,并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1月,民盟一届四中全会决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张澜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其次子张崿在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长女张茂延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张澜写信给长子张乔啬,让其从美国回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
1912年至1920年,张澜先后担任川北宣慰使、嘉陵道道尹和四川省省长。他厌恶官场的腐败,以浩然正气扬清抑浊,反对贪官污吏。张澜对川北的治理成绩斐然,为官做人品德高尚,在百姓中赢得了“川北圣人”的美誉。
张澜在四川做官期间,正值中华民国刚成立,政权尚未稳定,又遇袁世凯窃位,军阀混战。受命于危难之中的张澜,对贪官污吏毫不姑息,坚决打击。经过大力整顿,川北很快便形成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奋,道不拾遗,风化肃然”的风气。
晏弘是蓬溪县的大地主,以县局劣绅为靠山,操纵县政,作恶多端。张澜“察吏”到蓬溪,多人拦马控告晏弘。张澜下令逮捕晏弘后,“营救”的函电纷至沓来。张澜问同僚:“保晏弘者多于控晏弘者,诸君拟如何处?”有的说:“宜释放,候查。”张澜说:“不然。我观控晏弘者,尽皆衣服褴褛,指有受害事实。保晏弘者,莫不衣冠楚楚,不言其于社会有何可称,而徒作求情空言……宜查实置于重典。”张澜为民除恶,遂斩晏弘。经张澜大力整治,各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闻此寒栗,川北秩序“渐循正轨”。
上一篇:铸铜古代人物抚琴雕塑
下一篇:大型人物林启石雕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