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物骑马石雕

中国人物雕塑的起源是工艺美术,所以中国人物雕塑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而且中国的人物雕塑重视名捕的刻画,并且对塑像加彩,塑绘结合,互相补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注重以形传神,以凝练的人物雕塑语言,表现高度的意象美。人物雕塑是最能显示一个社会文化气息的大众艺术品。中国的人物雕塑在欣赏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审美观是崇尚内敛,信仰集体力量为核心的审美观,这种文化意蕴在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俑等雕塑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西方人物雕塑强调的是个人所展示出来的美。并且西方的人物雕塑多是以半裸或全裸的姿态,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西方文化则是在尼罗河三角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亚平宁半岛这些分布在沿地中海狭小的地域上产生的,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文化。这种文化和我们以农耕为核心的大陆型文化不同,它强调冒险和征服,极具扩张性。因此,特别推重个人的力量、英雄主义的行为和侵略性的气质。所以,这种文化反映在雕塑艺术之中就会特别突出个人的英雄气质和外向、奔放的审美情趣。

在西方的文化中,如果马的两只前蹄是腾空的,那么马背上的人就是战死沙场,报效国家了;如果马只有一只前蹄腾空,那就是说明此人是受伤而亡;如果马的四蹄全部落地,就说明此人寿终正寝,死在床上。

世界上最早的骑马雕像作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4—4 6年,古罗马恺撒广场中建立起恺撤骑马青铜像后,骑马像才开始有了作为英雄纪念像的特定含义。 公元初时,罗马市街已经有了22座高大的骑马像,在公元109 至113年 间,罗马兴建了图拉真广场,在凯旋门与半圆形围廊形成的纵横轴线交叉点上立 了一 座图拉真骑马镀金青铜像 。如今这些骑马英雄的“元老们”早已无影无踪。骑马人物雕塑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才得到最完美的体现,这与当时提倡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

在西方除了历史上的名人骑马雕塑还有很多的骑士雕塑,在西方骑士这个名称以及它的精神象征意义,却像烙印一样,永远留在了西方文明的史册中。骑士与马的关系既是战友又是伙伴,以至于当时的骑士小说必须有关于马的情节。为了表达对战马的爱惜之情,有的骑士在平时行军途中只骑一般的马,只在战斗时才骑乘自己的战马。

无论是东方还是在西方,骑士人物雕塑都是非常常见的景观小品,这在雕塑史上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在西方不同的人物骑马雕塑,揭示着他的死亡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