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十八罗汉铜雕


十八罗汉在中国的传说也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不管男女老少很多人都是知道它们的故事的。十八罗汉主要是说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驻世间、维持正义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它们都是历史人物,人们的评价很高。他们都是佛祖的弟子。他们主要流行与我国的唐代,到唐朝末年,更加的流行起来,到宋朝的时候达到顶峰。

所以在中国的一些佛教寺庙当中有都有很多十八罗汉像供奉着,代表着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达到凤凰涅槃的境界,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让人们不再受轮回生死的痛苦,是维护正义的化身。

我们要知道一般的寺庙供奉的十八罗汉铜雕是指,降龙、伏虎、笑狮、骑象、坐鹿、布袋、芭蕉、长眉、欢喜、沉思、过江、探手、托塔、挖耳、看门、开心、举钵、静坐诸罗汉。这次参观的人很多,大人、老人、孩子都有。十八罗汉铜雕的每个造型都很逼真,身体、神态、等等 都是各不相同的。

十八罗汉雕像形状万千,各有各的坐姿,而且各有各的法器,看着他们形状传神,十分漂亮。十八罗汉有:坐鹿罗汉;欢欣罗汉;托塔罗汉 ;默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深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 ;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十八罗汉十分漂亮,形状传神。第一个坐鹿罗汉,坐在鹿上面,头略微有些向下看,好在在深思者啥;第二个欢欣罗汉,不管在哪看到它,他都是在对着你笑;第三个罗汉托塔罗汉,手里托着一个浮屠,那是他的法器,然后笑着蹲在那里;第四个罗汉默坐罗汉,每次看到的静坐罗汉,都是做在那里,形似在考虑着啥,就像如今的考虑者。第十七个降龙罗汉,他的坐骑的一条龙,看到的降龙罗汉是骑着龙,双手举起,正在克服那条龙;第十八个伏虎罗汉,伏虎罗汉即是咱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如来佛祖。在晁阿姨那个公园里雕塑着十八位罗汉,真是为公园里增添了你到靓丽的景色。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铜雕艺术主要表现了造型、质感、纹饰的美,多用于表现神秘有威慑力的宗教题材。铜佛像就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的铜佛像雕塑有弥勒佛雕塑、贴金佛像雕塑、十八罗汉雕塑等等。
    中国佛像雕塑中除了女性的观音,就是男性的罗汉。十八罗汉最为常见。罗汉即阿罗汉,是小乘教中修行的最高境界,功行圆满即得阿罗汉果。修阿罗汉果必须出家,否则就会有生命的危险。出家为僧就必须剃发,故凡称罗汉者,尽为光头。罗汉进入中国后,其生平、名称、数量就有若干说法,这种不确定性,正好为艺术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可能。罗汉一进入中国,就穿汉式僧衣,这又将他们与中国普通人的生活连在一起。今天存世的唐宋罗汉,艺术成就较高的,有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看经洞二十五罗汉,江苏吴县保圣寺十八罗汉(现存九身)、紫金庵十六罗汉,山东长清县灵岩寺四十罗汉。这些罗汉比例合度,表情细腻,容貌各异,衣褶表现流转自如,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雕塑罗汉之风一开,就不可收拾,从十六罗汉到十八罗汉,再到五百罗汉。因罗汉众多,已无法将他们置于佛的身边,只好专为他们辟一厅堂,罗汉堂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的形式就出现了。罗汉堂是男人的世界,这么多男子汉聚在一起,自然热闹非凡。而这五百罗汉的命名,本无严格规定,可根据情况进行改换。这种随意性更为艺术创造大开了方便之门。在各代罗汉的塑像中,可以看出这么一个趋势,年代较早的除了有些诡形殊状表示从域外而来外,一般还是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越到后来,罗汉越普通人化,到最后,罗汉堂内成了各种民俗思想的集中处,罗汉们表现出市俗百态而显得生动活泼。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艺术水平极高,可以称得上是泥塑的上乘之作,但罗汉的形象尽为市井中人,哪里还有一点超凡脱俗之气。其中十八罗汉最为熟知。因此十八罗汉雕塑也是最常见的。
    现代雕塑里,铜雕在装饰物这一块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要。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铜雕也会十分受人们欢迎的。